一、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度。会审市级重大政策措施27件,发现涉嫌违反审查标准问题111个,提出调整意见建议177条。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数据统计,全市审查新增文件54件。开展妨碍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措施专项清理,共梳理涉及市场准入和退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政策措施404件。发现并整改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的政策措施5件,其中修改3件,废止2件。
二、规范涉企执法。一是在“鲁执法”平台梳理检查单87个,涵盖1866个检查项,74个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及设定依据通过梳理并完成公示,《2025年全市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检查计划》等4个年度计划完成公示,市系统完成检查计划6475条,联合检查3224次,联合检查率50.48%;召开全市系统“深化涉企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暨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印发《临沂市市场监管领域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二是召开全市第七次部门联合双随机联席会议,部署年度任务和工作要求,制定印发抽查检查计划。积极争取省局“无感监管”揭榜挂帅项目,出台实施方案和“无感监管”事项清单(试行)等,积极探索“无感监管”新模式。
三、全面提升涉企服务。(一)完善消费服务。利用全国12315平台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二季度公示消费投诉信息51847条,公示率96.7%。(二)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5月,办理专利权质押融资登记57项,融资额达5.49亿元。(三)支持创新主体通过专利预审通道快速获得授权。组织开展“知产保护直通车”活动,提出针对性建议10余条,出具书面指导意见6份,帮助企业解决问题7项;组织举办全市涉外知识产权保护业务培训班,邀请资深专家讲解专利申请质量提升等业务知识。(四)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侵犯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行为的打击力度。先后查处3起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开展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36家外商投资企业纳入专项保护。 (五)优化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预警监测和应对指导。发送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线索5件,完成了涉外知识产权保护业务培训。组织搜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线索,开展纠纷应对指导。六、依法遏制滥用举报权利的牟利性职业索赔行为。通报第八批《市场监管领域投诉举报异常名单》93人;制定《关于推进“12345临沂首发”诉求工单分级分类处置的通知》,进一步优化用首发工作,推动投诉举报降量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