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兰山区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局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13条措施,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强化分类指导、完善要素保障,按照“四个先行、一个保障”的要求,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一是分类指导,全力帮扶餐饮行业复工复产。先后印发《餐饮消费莫忘疫情防控》《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集中用餐单位规范管理的通告》等宣传材料近万份,帮助餐饮服务企业了解疫情防控期间餐饮服务行业政策。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同城区3家网络外卖第三方平台、21处餐饮聚集区、部分大型餐饮企业和连锁餐饮企业建立沟通交流平台,联合民政部门对全区17家养老机构和部分中小学校等重点集中供餐单位的复工复产情况进行走访,为全区餐饮服务复工复产政策制定提供依据。针对不同类型的餐饮服务企业,结合疫情防控措施,严格落实省市场监管局“八项要求”,采取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分批分类推进餐饮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率先对部分快餐企业和规模宾馆酒店进行指导复工,推广无接触送餐、不进店点餐等方式,宾馆酒店采取送餐入房方式提供餐饮服务。邀请专家采取网上培训方式,指导餐饮服务企业完善防控措施,开展人员培训,调整设施布局、规范加工服务流程。确保实现防控措施到位、人员培训到位、布局调整到位、流程规范到位,推进餐饮服务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二是精准施策,全面助力生产企业科学复工。组织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约160名工作人员,通过网络观看由华测检测专家讲解复工复产企业风险防控直播培训知识。集中学习了食品生产企业2020年新春复工后的风险防控、各区域卫生状况、设备、设施、工器具、保洁用品,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卫生的防控。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质量和安全同行。对于已经复工复产的食品生产企业,检查疫情防控各项制度及落实情况,确保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到位,并结合创建食品安全市县要求,为食品生产企业做一次全面“体检”,与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质量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掌握企业在复工复产后存在的问题,并对企业提出了改进意见,确保食品生产企业各个关键环节运行正常。
三是强化特种设备监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抓好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涉氨企业、气体充装单位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工作。严格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抓好使用特种设备的复工复产企业,复产前要逐台进行隐患排查,并对安全附件、保护装置、应急救援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确保特种设备及其附属设施安全运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坚决不投入使用。重点检查“红灯”设备使用单位,落实是否报检,未报检的要做好说明,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一律不得使用,切实杜绝安全隐患,严防特种设备事故发生。
四是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保障春耕生产。加强指导,帮助农资市场有序复工。靠前服务,指导农资市场完善复工审批备案手续,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统一指挥部署,依法依规复工开业。严格监管,监督市场开办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加密对经营场所、储物库房、运输车辆的消毒频次,做好员工的个人防护;对进店人员做好信息登记工作,并做好货物外包装的消毒。积极引导农资产品经营者保持价格稳定,除因进货渠道合理上涨价格外,保障农资经营户不乱涨价,不制造传播涨价谣言,对所有销售商品,做好价格公示,明码标价。引导经营者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多渠道购进农资产品,规划好运输时间和运输形式,保证产品充足供应。促经营户完善农资经营购销货户台账,落实明码标价、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制度,完善农资商品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可追溯监管机制,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农资上市;组织开展农资质量抽检。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54人次,检查经营户65户,处置投诉举报12件,抽检农资经营户13户,样品16批次。(武伟红 刘兰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