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比军人更能理解命令的意义,也没有谁比军人更理解责任的意义。郯城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有退役军人100余名,自疫情发生以来,他们率先响应冲在抗疫前线。他们深入集贸市场,查禁野生动物交易,根除污染源头;深入医院药店,检查防控用品,确保市场供应;深入饭店商超,落实防疫措施,消除传染隐患;深入企业工厂,督促防疫用品生产,确保高效产能;他们检查生产流通,打击囤积居奇,严查商品质量,发布消费警示,张贴提醒告诫,维护百姓权益,尽全力平抑物价、保障基本民生……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优良作风。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若有战,召必回”的庄严承诺。
曹兴国,91年参军,退役后一直在工商及市场监管系统工作。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市场规范管理科科长的他立即担负起自身职责,承担起农贸市场的疫情防控任务。郯城县新天地农贸市场和郯中商场是县内最大的农产品、水果批发、副食品交易场所,承担着县内大部分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交易量大、人流量也最大最杂,人员和环境都存在着疫情隐患。“市场开门,我们到岗。”为了排除隐患,曹兴国带领四名工作人员每天天不亮就赶到两个市场内,全天候值守,规范市场秩序,做好市场卫生消毒,对进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对外地人员、车辆进行登记,提醒劝阻进入市场人员戴好口罩、不要扎堆购买。每天天都黑了,他们还在坚守岗位。经过二十多天夜以继日的工作,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人与人交叉感染,保证了疫情期间全县人民菜篮子供应。
李云彬,共产党员。90年退役,多年的戎武生涯,锻造了他坚定刚毅的品格。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担任起单位“看门人”的角色。单位有300多名职工,需要每人进行测温、消毒、记录,责任大,任务重。他不怕脏、不嫌累,总是提前到达工作岗位,将酒精、84消毒液、测温枪、职工登记表等准备好,对办公楼出入口进行消杀,等待同事们到达单位。对来上班的每一名同事,他都认真测量体温,做好记录,从严把好入口关。在同事们下班回家前,他总不厌其烦地为每个同事喷洒酒精消毒。当最后一名同事离开,他将办公场所消毒后才下班。他说:他们都是我战友,每天舍着一家老小冒着风险在外面工作,我必须保证他们的安全。
1996年退役的冯剑,现任重坊镇市场监管所所长。疫情发生后他立即放弃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带领重坊镇市场监管所全体人员每日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带领全所工作人员不间断地开展市场巡查,禁止活禽屠宰、野生动物交易;督促市场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严禁采购、销售未按规定进行检验检疫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畜禽肉与畜禽自加工食品;依法关闭市场和大集,关停一切娱乐场所,做好一切保护措施。他时常说“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手段,要重拳出击防控疫情”。他带领执法人员用脚走遍了辖区的大小商户,用嗓子不断重复疫情防控的要点,用身躯和信念为百姓竖起了一面抗疫情保民生的铜墙铁壁。
“我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在国家有困难的时刻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做到招必回,战必胜。”廖颖珍,91出生的退役大学士兵,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脚部受伤还行走不便的她毅然放弃了假期休息,忍着疼痛坚守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突发的疫情,面对市场口罩、消毒液等物品涨价情况的投诉骤然增多,她加班加点帮助相关科室整理、上报投诉材料;因为市场监管工作的特殊性,为了共同呼吁单位青年朋友在“战疫”工作的同时更要做好防护,她制作了出门及室内注意事项和正确洗手法宣传图片,提醒大家在工作的同时做好自我防护;作为团支部书记,她和单位团员青年行走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与大家一起发扬团结一致、不怕吃苦的精神,做好各项疫情期间的市场监管工作。连续一个多月的无休工作,中午的工作餐是一桶泡面,当大家都在特殊时期闭门不出,她们做了最美的“逆行者”。
郯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退役军人。不管军龄有多长,退伍有多久,脱下军装还是人民子弟兵。这些“最可爱的人”, 用“服从命令”践行着“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誓言。他们从来没有忘记面对党旗做出的入党誓词,也从来没有忘记向着军旗做出的庄严承诺。疫情防控战,他们用战斗的姿态宣誓:我们必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