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学党史为民办实事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经营行为监管,全面排查风险隐患,规范医疗器械市场秩序,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临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医疗器械经营违法违规行为排查整治行动。
一、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属地责任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全市开展的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将医疗器械经营违法违规行为排查整治工作作为漠视群众利益整治的重要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压实工作责任,印发专项工作方案,明确排查整治措施、完成时限和责任人,按照自查自纠,即查即改,查改结合、以改为主,立查立改的要求,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等,及时治理纠正违法违规行为,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二、突出工作重点,形成监管合力
一是重点针对医院内部及周边、保健品市场等无证经营医疗器械和经营无证医疗器械多发区域,开展“拉网式”清理排查,重点查处无证经营医疗器械流动摊贩和黑窝点,严厉打击未经许可、备案销售制氧机、理疗设备、物理治疗贴等可家庭用医疗器械的行为。二是联合公安局食药环侦、卫健委、医保局等组成联合多种形式的专项检查整治组,形成强大的整治合力,取得较好的整治效果。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目前,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548人次,检查单位235家,发现风险隐患28个,责令整改17家。
三、强化宣传培训,构建长效机制
一是充分利用“医疗器械安全科普宣传周”、广播电视、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大力宣传医疗器械监管法规知识、安全常识、工作动态,主动制造热点,主动引导舆论,增强消费者自主辨别能力和合法消费意识。二是加强监管队伍建设。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理论培训与现场实训结合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对全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实施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监管队伍能力和水平。三是将整治行动重点区域纳入网格化监管,对检查出的问题,对存在问题经营使用单位纳入分级分类管理,适时进行“回头看”,跟上督促整改,巩固整治成效,防止已经整改企业再次发生反弹。四是构建长效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智慧监管平台和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医疗器械安全治理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目前,共开展培训2期,培训人员256人次,公开宣传报道3次。